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双11”临近,双11为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聚焦避免权益受损,双11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双11”消费提示,聚焦建议消费者理性消费、双11节约消费、聚焦依法维权。双11
消费者在购物时,聚焦尽量选择经营规模和交易量较大且评价较好的双11购物平台。在网购之前,聚焦不能只看产品的双11页面宣传图片,要对商品多搜、聚焦多查、双11多对比,聚焦选择网店要从信誉度、双11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直播购物时,要选择可靠的平台和值得信任的主播,购买前仔细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
面对各大平台及商家推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促销规则,注意区分到手价、尾款价、预售价等计价方式,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对比价格,要提前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避免陷入商家“先提价后打折”等套路陷阱。
部分海淘商品在质量品控和售后服务方面缺乏有力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将大大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消费者在海淘时应仔细甄别,避免购买到仿品或残次品。对于网购贵重物品,消费者要谨慎下单,以免造成数额较大的经济损失,建议通过官方旗舰店、品牌直营店或线下实体店购买。特别是老年人,面对网上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高额赔偿、限量秒杀、付邮费免费领等要经得住诱惑,切莫因贪图小便宜,陷入网络诈骗。
“双11”期间,消费者要提前和商家明确发货时间,对于急需品等要注意避开物流高峰期。收到物品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完好无损并符合约定后再签收。为避免退货运费损失,消费者可选择自带运费险商品或在下单时购买运费险。在收到快递后,及时将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进行遮盖、涂抹处理,以防个人信息的泄露。
“双11”大促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优惠价格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平台促销规则,警惕一些商家通过“先涨后降”的套路来进行虚假促销。建议消费者根据家庭或自身实际需求,预先拟定购物清单,避免冲动消费行为。
消费者在收取商品包裹后,建议对快递外包装和商品外包装进行消毒。网购时要提前了解退换货政策,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联系商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选择向平台或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王峰逛完这届广东农博会,AI了爱了!_南方+_南方plus4月18日至20日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简称“农博会”)与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燃情东莞AI逛展搭子上岗 ...
开学季将至,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早行动、早部署,积极开展校园周边学习文具用品市场专项检查,严防不合格文具流入市场,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夯实学习用品质量安全防线,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国消费者报 ...
巧学经验谋发展,伽师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域干部赴佛山交流学习_南方+_南方plus为深入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理论,7月16日—27日,在佛山援疆工作队的协调下,伽师县组织全县各级乡村振兴工作领域102名干 ...
广东农博会创新推介方式,南北风味齐聚火热“开麦”_南方+_南方plus4月18日至20日,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以及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东莞举行。其中,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从玩偶到服饰再到机票,各类盲盒层出不穷。盲盒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投机隐患,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商家诱导消费、虚假宣传、概率不透明等行为时有发生。近日,江苏省各地市场监 ...
“乡村规划师” 把脉,助力新会会城茶坑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_南方+_南方plus为进一步推动新会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近日,受新会会城街道邀请,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院长张万胜带领师生 ...